2月18日,全球外汇与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复杂波动。美元指数小幅下跌0.13%至106.58,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持平于904点,但细分品种涨跌分化显著。本文从汇率、商品及产业链角度,分析当日市场动态。 美元走弱:非美货币的短暂喘息隔夜美元指数收跌,主要非美货币中,英镑兑美元上涨0.31%,日元兑美元升值0.53%,显示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预期升温。但需注意,美元短期回调并未改变其长期强势格局,尤其是在美国经济数据仍优于欧元区的背景下。 大宗商品:尿素领涨,鸡蛋暴跌据生意社数据,2月17日大宗商品涨跌榜中,尿素以4.80%涨幅居首,豆粕、硫磺紧随其后;跌幅榜则由二氯甲烷(-3.21%)、鸡蛋(-2.33%)领衔。 产业链传导: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以农产品为例,青藏高原集散中心数据显示,2月18日菠菜大宗价4.50元/斤,同比上涨15%;而猪肉价格维持低位,白条猪大宗价17.50元/公斤,反映养殖成本压力尚未完全传导至终端。这种分化提示投资者需关注上下游利润分配的变化。 投资策略:对冲与套利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