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卫发展国家评测——德国
一、德国的疾控机构
德国的疾控机构是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虽然它可能没有美国疾控中心(CDC)那么出名,但其历史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最开始了解到 RKI 是因为它的健康科普馆,这是一家存在了一百多年的科普馆,涵盖了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的方方面面。
二、德国公卫发展的历史轨迹
德国的公卫发展经历了从“差生”到“模范”的转变。1892 年,汉堡霍乱爆发,短短三个月死亡近万人。当时的港口城市汉堡人口暴增,垃圾处理不及时,导致环境污染进而影响饮用水。这次事件给德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1899 年,德国要求成立城市卫生委员会,负责公卫相关事宜和流调。1900 年,柏林在城市议会中设立了卫生议员。1905 年,德国进一步完善了传染病强制上报制度。这些举措奠定了德国公卫发展的基础。
三、德国公卫领域的就业情况
德国公卫机构的职员工资通常受到公共服务集体工资协议(TVöD)的规范。工资水平会根据职级、工作年限和地区有所不同。例如,护士助理的工资起始为 1800 欧元,正式工作后工资约为 3500 欧元;医生的平均年薪为 89539 欧元。此外,德国的公共卫生机构职员还享有带薪假期、13 个月工资等福利。虽然待遇看起来不错,但留学生找工作时,德语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运气也会影响求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公共卫生硕士或博士都不是“医学生”,不存在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问题。如果本科是临床医学,申请了德国公卫硕士,本科阶段是没办法直接考 Staatsexamen 的。
四、德国的生活消费
我的挚友在德国的生活丰富多彩,包括旅游、看演出、听歌剧、养植物等,但他表示花钱并不多。慕尼黑租房是他唯一提到比较贵的方面。具体来说,每月租房费用约 350 欧元,饮食费用约 250 欧元,娱乐费用约 200 欧元。收入方面,雇员博士全职合同税后约 2600 欧元,政府非公务员岗位大概 3500 欧元。虽然不算高工资,但生活质量还算不错。
五、德国的读研选择
德国的公卫硕士不需要考试入读,只需通过 APS 审核后,申请自己想去的大学即可。德国有 43 所医科大学,其中大部分是公立的,只有四所是私立的。公立大学不收学费,推荐的有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科隆大学。申请时,最重要的部分是学术申请材料,包括本科阶段的成绩单(英文版)、毕业证、学位证、德语或英语成绩、文书材料(包含大学老师的推荐信、简历、学习计划)等。此外,实习、参加学术活动、比赛、发表论文等经历也会增加申请的竞争力。
六、德国的工作机会
以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流行病学研究员岗位为例,基本要求包括流行病学、公共卫生或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熟悉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良好的德语和英语沟通能力。
七、总结
综合来看,德国的推荐指数为 3 星半。如果是想赚高工资的公卫人,德国不能算是一个优选,而且德语很难学,想留下生活必须过语言关。但如果是想选择轻松生活的公卫人,不介意饮食习惯问题,那么去德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读书不要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