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戳视频↓一起去了解我国在磁共振成像领域的新突破。
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表示:多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反映出我们人体内更精细的信息——
结构信息
功能信息
代谢信息
这三个方面层次的信息,为人体健康,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可视化的工具。能够直接看到患者脑部、心脏里面钠和磷的代谢,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非常直观地看到哪一个元素的代谢出了问题,哪个通路会有问题,能够为精准医学提供全新的仪器和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