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查看: 327|回复: 0

pddddd的step1考经

[复制链接]

38

主题

4

回帖

18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5
发表于 2025-2-8 1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内容均为文主个人主观观点,请各位自行分辨。

下面的部分算是对备考的经历回顾,如想直接看建议,请直接跳转至“六.总结和建议"


一.本人备考背景:
临床医学五年制,目前大四下,从大三下开始备考step 1。备考从2023年5月到2024年5月,时间跨度总共是12个月。但中途由于博德之门3和心灵杀手2发售,打了两个月的游戏(看在你俩都拿了 TGA,那我就原谅你俩浪费了我的时间吧),所以备考时间应该算是10个月。
本人基本上是零基础开始备考,医学英语也算是零基础。



----------------------------------------------------------------------



二.备考前期(开始备考~备考3个月,中间打了一个月的博德之门3,所以真正算上来应该是2个月):
由于本人医学英语基础很差,直接上手刷题不现实,因此选择从看书和看课开始。


我记得我第一本看的资料是 kaplanbiochemistry。当时带着刚开始备考的满腔热血,私以为自己势在必得,结果现实却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一本书就没几个认识的英语单词,视频每隔20秒,文字每隔2到3行,就会蹦出新单词,然后就得要停下视频开始查单词。有时候一个20分钟的视频,我需要看一个半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查单词和理解文段的意思。



前期这段时间真的很累,而且很痛苦。每次看到自己速度如此之慢,如此之多的单词不认识的时候,我都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一想到一些不能提的话题,我便坚持了下去。查单词看书看视频,查单词看书看视频,看完这一本 kaplan biochemistry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甚至一道题都没做),看完了之后兴冲冲地跑去做uw的 biochemistry的题。哈哈哈哈哈,你猜怎么着?做不来啊,根本做不来。本以为生化就像是国内大一考的那样点对点知识,结果才发现生化是被糅合在了各种系统之中,需要我们对多个知识点的共同提取,才能最终选出正确答案。当时一股强烈的迷茫感扑面而来,感觉前面的路还有好长好长。而且甚至到这时我都还没意识到另一问题所在:看书和看视频永远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同时还会给自己一种“我很努力“的错觉。对于usmle这类考试来说,不主动输出是大忌!



由于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草率做完生化的题目之后,我来到了 pathoma。pathoma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实在是讲得太好了,头一回觉得病理原来也可以如此有趣。其中最让我惊讶的就是肾脏和血液这几章。



此时,重要转折点来了。当时挨着顺序听了总论一到三章,血液疾病,肾脏。我想的是病理总论都看完了,那我去做uw的病理总论的题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乎,我又遇到了和生化相同的问题,和各大系统串联起来的知识完全不懂,哪怕是讲过的知识也无法充分调取。终于啊,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同时也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看视频看下去,我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在看完pathoma的肾脏章节之后,我转变了备考方法。



------------------------------------------------------





三.备考中期(开始备考3个月到开始备考10个月)
在意识到备考方法有问题,并且医学英语已经大部分可以读懂之后,我直接转战uw。试图通过这种通过题目来主动刺激学习的方式进行备考,中间穿插一些实在学不懂的内容才看视频。事实证明,这一定是目前最好的备考step 1的方式之一。



于是我开始按照系统,开tutor模式做题,每道题做完之后把解析的每一句话都读懂,并且回归到FA里面把相关内容看完。最开始一天40道题看完都有些困难,到后面一天能看完80到120道题,甚至最快的时候一天能看完160道题。慢慢地发现备考速度也快起来了。之前本来说十天一个系统,十天一个系统的学习。到后面6天就可以学完一个系统,然后转战下一个系统。但其实也不是马上转战,我经常学完一个系统之后会选择在床上躺几天因为每次看完一个系统之后,会新生出那种对下一个未知系统的恐惧感,总是会耽误我几天再开始下一个系统的学习,因此这段时间其实可以更短。但这段时间我觉得是很爽的,因为越到后面你越会发现自己所学到起的知识点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网。那种从各种系统中调取知识的感觉是非常让人愉悦的。



-----------------------------------------



四.备考后期(考前3个月到考试前)
这段时间就是一轮已经全部学完了,接下来就是总复习。其实这段时期最开始的时候我很担心的是最开始几个系统的知识全部忘完了,不过后面发现以前的知识捡起来其实是很快的。按系统刷题的同学不用太过担心这点,只要是认真学过,把知识捡起来是很快的。备考后期主要就是各类模考,然后查漏补缺。本想着把uw再刷一遍,结果发现很多题都已经背住答案了,遂放弃。



这段时间于我而言,是很轻松的,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新知识需要学习。但与此同时,也是我最焦虑的一段时间。因为之前看过thematch guy的数据,step 1的正确率和step2ck的分数是成正相关的。虽然模考的正确率对于考过step 1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我总是纠结于自己正确率不高,担心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导致ck失利。这时期里面,我读了很多mehlman pdf,在 youtube看 audioqbank,我愿称之为美区贺银成。



------------------------------



五.正考(2024年5月9日)
关于正考,我考完是有点难受的。因为那天的题目我觉得很是奇怪,communication和 risk factor 出奇的多。而且感觉communication的题目总是在换着方法的问同一个知识点,导致我后面都对前面的block里的选择都产生疑问了。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这种感觉,就是当你被不断的问到同一类似的问题时,你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记错了?大致就是这种感觉。题目也是非常之长,至少四分之三的题的长度都像是uw的伦理题一样。因此建议大家平时养成快速阅读和读题的习惯。我一般是先读问题,看一眼选项,再看一眼病人年龄,性别,主诉,然后题干从最后往前读。考完之后就没啥了,当天下午就坐地铁找我朋友玩去了


------------------------------------



六.可建议和总结:
1  医学英语不好怎么解决?我的建议是不解决,直接开始备考。在之后的某一天突然就会发现自己大部分都可以读懂了。
2  英语不好怎么解决?我认为这一点也无需担心。具体可以去 discord的CMG北美行医社区收听“医起迪斯科ep1:英语水平到底要多好才有底气去赴美行医?”,在听后我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3  备考决心,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备考前期这段时间。看你能否忍受住陌生单词,新知识点等各方位的打击,如果熬过了这段时间,慢慢地就会发现备考已经变成了生活的一种习惯,一天不做题就浑身难受。
4  关于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我认为是在你萌生出这个想法之时。因为这场考试永远都会在那里,不论你是备考两三个月也好,亦或是备考一年也好,还是说一年以上也好,你永远都需要考这场考试。永远在纠结是否要开始,就永远都无法迈出第一步。
5  尽早刷题,主动形成知识框架。一直抱着书看和一直盯着视频看永远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虽然说看书和看视频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很方便,但等到做uw你会发现,需要你主动提取知识时,会发现哪儿哪儿都是漏洞。
6  如果医学英语不太好的话,可以前期通过看课和看书来过波,但这段时间不建议太长。如果实在时间不够,直接刷题也是可行的。
7   几个具有相关性的系统建议一起学习。endocrine 和reproductive, neurology和psychiatry等。
8 不建议 microbiology和 neurology一起学,也不建议都留在最后。就我个人经验,这两章内容是最恶心的,microbiology 恶心在内容冗杂,neurology恶心在知识点难,对神经解剖的掌握度要求很高。因此建议这两章穿插在其它内容之间学习,一定不要把这两个安排在一起学!
9  关于usmle,国内信息还是相对比较闭塞。需要大家多去各大平台(如b站,小红书,reddit,微信考友群,youtube等等)多收集了解信息,才可能对这条路有较好的认识。



小红书原帖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654195d000000001601219c?xsec_token=AB_h4MY1V7LBgPqG5Y9Ge0bAT1zc0VZcb2GeYkMhPKVq0=&xsec_source=pc_user

(以上搬运经过了原帖主同意,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 启航岛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24-20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