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做博士期间,很多人会选择申请助教(TA)岗位。不同学校和学院对TA的职责安排不同,有的需要与导师共同负责授课,有的需要单独带seminar。本篇主要分享独立主持seminar的经验,因为这类工作挑战更大,但收获也更多。 TA工作的好处教学经验积累 - 对授课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从“学术研究者”转变为“知识传授者”。
- 课堂上需要快速思考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能力,为以后从事教学岗位打基础。
沟通能力提升 - 需要与学生沟通并解答问题,逐步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互动能力。
-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练习学术语言,提高逻辑表达能力。
经济补贴 - TA的工作是有工资的,虽然每所学校支付标准不同,但如果课时较多,收入相对可观。
TA工作的挑战1. 语言问题刚开始面对本土学生,可能会觉得比听外国口音的英语更难适应,尤其是在seminar讨论中,学生的语速较快、口音多样,容易听不懂他们的回答。 解决办法: - 缓冲策略:如果没听懂,不要直接让学生重复,可以说:
- “That’s interesting, can you talk more about this?”
- “Very interesting, can you give us an example?”
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阐述观点,同时争取时间去理解。
- 极端情况:如果第二次仍然听不懂,就需要坦诚地让学生重复或换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尊重和耐心。
2. 课堂冷场英国的本科生相对保守,不习惯在课堂上主动表达,seminar上经常会出现无人回答问题的情况。 解决办法: - 引导学生:可以说:
- “No worries, this is an open question, there is no correct answer.”(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
- 调整提问方式,改成更简单或更具体的问题,降低回答门槛。
- 随机点名:使用网页的“幸运大转盘”工具,把学生的名字输入进去,随机抽取发言者,增加课堂互动性。
3. 时间管理问题seminar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如何确保课堂内容既不拖堂也不提前结束? 解决办法: - 提前规划课堂内容,准备足够多的讨论点或案例分析,以防内容过少。
-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播放一个相关视频,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大家自由讨论,延长课堂时间。
4. 出勤问题seminar的学生出勤情况可能不稳定,人少时可能影响课堂氛围。 解决办法: - 人少的情况下可以调整讨论方式,例如采用小组讨论或一对一交流,提高课堂参与感。
- 但总体来说,人少时反而课堂互动更轻松,因此不必过度担心。
5. 面对“挑战你”的学生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提出尖锐问题,甚至对你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刚开始可能会感到信心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教学能力有问题。 解决办法: - 调整心态:
- 认可学生的观点,不要与其对立,可以说:“That’s a good point. What do others think?”
- 适当赞赏他们的思考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而不是被否定。
- 换个角度思考:
- 这种学生往往是把你“当回事儿”的人,而不是无所谓的“摸鱼型”学生。
- 他们的挑战可能是出于对学术的兴趣,而不是对你的否定。
- 这种学生不多见,但基本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可以视作提升自己课堂掌控能力的机会。
总结做TA的经历是宝贵的,不仅能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沟通能力,还能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但同时,面对语言、课堂冷场、时间管理、学生挑战等问题,也需要不断调整心态,提高教学技巧。 最重要的心态是:做好准备、灵活应对,不必过度焦虑。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TA的工作会越来越顺手,同时也能为未来的学术或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