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金融市场上消费贷利率和储蓄国债发行成为热点话题。多家银行纷纷加大消费贷推广力度,其中部分银行推出的消费贷限时优惠活动引人注目,利率最低可降至2.58% ,线上申请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若走线下 面签通道,额度更是可提额至100万元,甚至还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包括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在内的众多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发放利率优惠券、丰富用款场景、提高放款速度等多种手段,积极吸引借款人。
银行集体发力消费贷“价格战”,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使得银行资金成本降低,为消费贷利率下调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这也是金融机构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导向的主动作为。低息消费贷的出现,有望撬动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场景的需求释放。消费者在较低的融资成本下,更有意愿进行大额消费,从而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或迎来估值修复窗口。
而在3月10日,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也正式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一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1.93%;第二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投资者对储蓄国债的热情高涨,部分银行网点开售后不久便售罄。
此次储蓄国债发行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重启。此前受货币政策调整及市场利率下行影响,储蓄国债发行节奏有所放缓。此次恢复发行,为稳健型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理财选择。对于那些风险偏好较低、追求资金稳健增值的投资者来说,储蓄国债凭借其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储蓄国债有国家信用作保障,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在当前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其优势更加凸显。
消费贷利率下调和储蓄国债发行,反映了金融市场在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方面的努力,也对经济的消费和投资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值得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
|
|